它,让车不超载,桥都坚固,路都安全
10月10日傍晚发生在无锡的跨桥侧翻事故,迅速成为全国焦点。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,2人受伤。比具体伤亡数字更具冲击力的,是现场视频。有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事发瞬间,场面惊心动魄,宛如电影画面。那轰的一声响,俨然隔着屏幕都能听见。经调查组初步分析,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。

2004年6月10日,辽宁省盘锦市境内田庄台大桥突然发生坍塌。事故发生前,一辆自重30吨的大货挂车,载着80吨的水泥,在最严重超载情况下通过该桥。尽管该桥在2000年7月已经被确定通行车辆限重15吨、限速20公里/时,该车辆仍违规超载行驶,重载冲击力致使大桥从中间断裂27米。



……
车辆超载对桥面及行驶安全危害巨大,那是不是限制货车在桥面行驶就能解决了呢?
显然不是,车辆超载还将对公路路面造成损坏!据测算,车辆超限超载30%,公路养护费用就要增加200%;车主和驾驶员超限超载每盈利1元,就会造成公路损失300元。按照国际公认的轴载换算方法,超限100%的货车作用1次对公路路面的破坏,相当于标准轴载作用16次产生的破坏,严重影响了公路使用寿命。
除了浪费道路养护费用,更让人担心的是,超载、超速行驶等重点违法行为仍是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。据不完全统计,70%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超载引发的,50%的群死群伤事故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载有直接关系。


然而目前在超载治理上仍存在几大难点:
1,难拦截。
超载超限车辆从国省道向高速公路或县乡道转移,由于法律规定高速公路主线禁止非紧急公务下的拦车,难以通过高速公路拦截。而乡镇道路庞杂,难以全部设点,给绕路行驶车辆以可乘之机。
2,固定检查站容易被绕行。
超载超限车辆已向信息化和集团化转化,司机相互沟通固定检查站信息,绕过检查站行驶。
3,现场难取证。
由于地磅仪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,地磅仪容易受到使用场地的影响,而便携式地磅仪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大误差,实际治理中对车辆超载认定难度较大。
4,卸货难度大。
当事人为了逃避卸货,与执法人员磨、吵闹、用假“绿色通道”证明欺骗,甚至暴力抗法,给基层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难度。


上海迪坤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车载实时称重系统平台,真正实现车载重量时时监控,有效解决超载、过磅、收费无计量、整在装载率、货物流向监控困难等问题,励志为车载重量监控、科技治超、源头治超等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
10·10无锡高架桥垮塌事故后,“你永远都不知道,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”又被很多人念及。消除公众安全焦虑的最好方式,就是加强道路管理,坚决治理超载车辆,真正让车不超载,桥都坚固,路都安全。上海迪坤科技愿为中国道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!